信息来源: 滁州日报   作者: 瑚艳青   发布时间:2023-01-13
字体:

2022年以来,明光市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生态立市”不动摇,以打造“亭满意·一嘉亲”营商环境品牌为抓手,聚力实施“强特色、补短板、创一流”优化营商环境九大行动,着力建设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最佳、服务最优城市。

企业帮扶“零距离”,让企业投资更省心。始终把企业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尽心尽力为“自己人”服务。一是主动走访,建立“1+6+N”企业帮扶机制,“1”即成立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6”即成立以经信、人社、自然资源等部门牵头的6个服务企业团队,“N”即34位县级领导联系77家重点企业,50家帮扶单位160位帮扶干部联系明光市301家“四上企业”。二是包保帮扶。落实在建工业项目“二号业主”机制,开展招引项目“全程代办”提升行动,组建市企业帮办专班,为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技改和新投资项目行政审批、要素保障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做到“好时不扰、难时出手”。三是三级响应。推行在建项目工地入驻包保制度,巩固提升“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帮扶工作机制,分级协调解决企业建设发展难题。四是跟踪督办。编制《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流程及帮办服务指南》,选取32家重点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制作“营商环境监督卡”,利用门户网站、“12388”举报电话等媒介平台,提供24小时投诉服务。截至目前,该市发放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卡1500余张,接受企业线上投诉59件,全部办结,满意度100%。

政务审批“零拖延”,让企业办事更顺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审批“瘦身”提速。一是网上办。开发企业帮扶专用APP——“明企金哨”,收集企业诉求,实现线上线下“一口受理、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监督评价”闭环服务。二是马上办。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机制,对项目立项、规划许可、评估评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多、费时长、审批慢的事项,实行“集中批、联合审、并联办、区域评、承诺制”。在安徽省率先推行365天“不打烊”服务,不动产、税务等16个“不打烊”窗口,提供42项高频服务,累计办理事项3752件,解答企业群众咨询1800余次。三是一次办。按照“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快则快”的思路,凡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能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材料一律取消,最大限度“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该市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95.3%,即办件比例99.3%,办事好评率达100%。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创设“不满意找局长”服务,协调解决各类诉求55件。四是联合办。设立综合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将气象、民政、烟草、文化旅游、水务等部门部分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服务范围,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实现“一日办结”。

优质服务“零盲区”,让企业经营更安心。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一是提升幸福感。实体化运作“星火党支部”,成立“红领导师”工作室,落实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制度,提供“点菜式”上门服务、“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健康服务绿色通道、子女入学直通车等14项“绿卡”暖心服务。二是提升荣誉感。开展“企业家绿卡”提升行动,进一步做优做实绿色通道服务,增加绿卡持有人点评环节,根据点评结果推选部分“金牌店小二”给予授星表扬,“黄牌”警告服务不到位的,“红牌”调整不称职的。邀请企业参加企业家沙龙、企业家恳谈会、“绿卡”企业家集中体检活动等,为明光高层次人才办理“亭城英才卡”400多张,新增八大类19项“亭城英才卡”明光配套服务。三是提升获得感。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减负政策,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国锐产业基金、2.01亿元的明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等引导辖区贷款利率持续下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提升安全感。开通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专用热线电话“96309”,在经开区五大产业园设立“警企驿站”7处,打造工业经济开发区“警企驿站”,常态化开展“两握手”和“一企一警”走访,2023年以来,共收集解决问题建议54个,发现并整改治安隐患36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