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明光疾控 上海疾控     发布时间:2022-06-20
字体: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1.jpg

6月12日正式入梅,湿哒哒、潮唧唧、又闷又热的日子已经来了,后面还有高温天气的考验,对于我们普通公众来说已然难受,奋战在抗疫前线、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大白”们更需要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这不,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专门组织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员防暑降温工作指南》,并于5月30日发布,来保护“大白”们的生命健康。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2.jpg

1.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1)患有心、脑血管性疾病、慢性肾炎、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未控制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不应从事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

(2)怀孕的疫情防控人员不能在35℃以上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3)其他因身体原因不适宜继续从事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的疫情防控人员,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3.jpg

2.科学安排作业时间

(1)高温天应尽量避开每天11时-15时光照强烈、气温较高的时段工作,尽量选择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段开展工作;

(2)加强轮换休息,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高温环境下缩短到2小时以内)。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4.jpg

 

3.改善工作环境

(1)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设施,如防晒遮阳棚、移动式送风风扇、喷雾风扇或固定式空气淋浴设备等;

(2)工作场所附近应设置休息室,休息室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并配备必需的防暑降温设施或用品。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5.jpg

4.加强个体防护

防护服内可穿戴风冷马甲、散热背心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服内穿戴的衣物应尽可能宽松、轻薄、吸汗、透气,比如棉、麻、丝等材质就是不错的选择。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6.jpg

5.配备防暑饮料及急救物品

(1)防暑降温饮品,包括糖盐水、盐茶水、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0.1%-0.2%、水温8℃-12℃为宜)、绿豆汤等;

(2)防暑降温急救药品和物品,包括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生理盐水等防暑药品,以及冷水、冰块或化学冰袋、冰水毛巾等降温用品。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7.jpg

6.科学饮食

(1)减少高脂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的食品摄入,如蛋、奶、蔬菜和水果等,控制高糖、酒精饮料摄入和冰镇品的食用;

(2)严禁空腹上岗,注意补充水盐,忌缺水作业,工作前适量补充水、盐及矿物质,以含盐凉白开水、盐茶水为宜。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9.jpg

7.增强防暑意识

(1)及时识别中暑先兆及中暑症状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如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这就是中暑的先兆。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10.jpg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如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说明发生了热痉挛。

如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等症状,就属于热衰竭。

如果是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说明发生了热射病。

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都是重症中暑。

 

(2)掌握中暑现场处置技能

一旦出现中暑先兆或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按防疫要求脱掉防护服,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采用冰袋、扇风等措施快速降温,少量多次饮用含盐清凉饮料、盐汽水等以补充水电解质,可采用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于头部太阳穴等方式使中暑人员保持清醒状态。如中暑严重,应及时拨打120送医救治。

夏天到了,“大白”更需要防暑降温11.jpg

 

疫情防控固然重要,防暑降温也不能松懈,可敬可爱的“大白”们在竭力守护大家的同时,管理者和保障部门也要守护好他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迎接战胜疫情的那一天!